近年来,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已经从九十年代亩利润为5000-8000元,逐步回落到2000-4000元之间,并趋于稳定。养殖效益不容乐观,造成养蟹效益不佳的原因很多,主要体现在池塘老化,水体缺氧及自身污染越来越严重;种质混杂、退化;苗种未经检疫和消毒;养殖结构单一,放养不规范;饲料单一,营养缺乏;蟹药使用不当,缺乏科学性;同时也有市场因素的原因。为了更好地提高河蟹养殖效益,增加河蟹养殖抗风险能力,养蟹应采取现代高效生态养殖管理方式,科学运筹,方可有效地增加渔民收入,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。怎样提高河蟹养殖高质高效,就此谈谈几点看法,仅供广大养蟹户参考。
1、仿生态营造蟹池环境
蟹池四季有草有螺,且水草均为复合型的,采取现代科学管理方式,年底均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。而且回捕率高,规格大,质量优等特点。具体操作方法是:在清塘消毒后,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的伊乐藻、轮叶黑藻、小茨藻、金鱼藻等水生植物进行移栽,覆盖池塘面积的20-30%为宜。同时在清明前投放当天捕捞的鲜活螺蛳300-400公斤/亩,以后根据蟹池螺蛳存塘量的情况再补放200-300公斤。清明前后投放的螺蛳可大量繁殖幼螺,这样为下塘后的蟹种提供大量优质的动物性天然饵料,也有利于恢复河蟹经漫长越冬体力消耗,可使河蟹顺利进行第一次蜕壳。
2、换茬轮作养蟹
经过多年的养蟹生产,蟹池中淤泥较深,滋生大量的病原体、细菌等有害物质,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,蟹病呈逐年上升趋势,养蟹效益不佳。真对这种情况可采用换茬轮作的方法,每2-3年轮作一次,利用生物间相互作用及更换生态环境来抑制病毒、细菌,从而达到提高养殖效益和生态防病的目的。
3、改革养殖制度
随着养蟹业的不断发展,传统单一的河蟹养殖风险大,养殖效益不稳定。为了更好地充分发挥蟹池生产潜力,提高养蟹抗风险能力,必须改革养蟹制度,采取蟹池混养青虾、鳜鱼,花白鲢及蟹、虾、鱼混养,发挥蟹池最大生产力。
4、蟹池改造与消毒
在完成上个养殖周期后,利用冬闲时节,清除蟹池中过多过深的淤泥,加固池埂。并且在投放蟹种前对塘口进行彻底消毒,具体方法是:排干池水、充分冻晒10-15天后,每亩再用100-150公斤的生石灰化水趁热均匀泼洒,次日将底泥和石灰浆充分搅拌;也可用10-15公斤的漂白粉全池泼洒,以杀死池中的有害细菌、寄生虫和病原体。
5、科学管理
(1)、巡塘
高产蟹池的管理人员应住在池边,坚持每天早、中、晚多次巡塘,观察河蟹活动、吃食,水质变化等情况,检查是否有缺氧和蟹病现象。在天气突然变化时,如闷热天气,下午有雷阵雨及阴雨天、气压低,夜间及清晨要特别注意巡塘检查。
(2)、预测缺氧与处理
缺氧是河蟹对水体一种生理反应。蟹池发生缺氧:一是蟹池水质过肥,河蟹存塘量大;二是蟹池内有大量水草已枯萎、发黄、腐烂而引起水质变坏;三是投饵多,剩饵腐烂引起水质败坏引起缺氧。如有缺氧现象,要减少投饵量,及时开动增氧机或泼洒增氧剂增氧。
(3)、科学合理投喂,防止水质恶化
投喂的饵料以无公害全价颗粒饲料、新鲜的小杂鱼、谷物类等饲料为主,并交叉投喂,已补充其营养的不足,提高饲料利用率,降低饵料系数和生产成本。具体投饵量应根据河蟹的放养量,规格、增重倍数和饵料系数、以及天气、水温、历年来养殖经验、技术水平等情况灵活掌握,坚持“四定”、“四看”的投喂原则,确保河蟹吃饱、吃好、吃匀,提高河蟹的免疫力和抵抗力。
(4)、观察水质变化情况
蟹池水质的好与坏,是体现管理人员技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。及时观察水质变化情况,是决定投饵、注水、换水,增氧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。在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,管理人员还应定期采集水样送到技术部门进行水质检测,及时地掌握蟹池水质变化状况。
(5)、检查蟹病及预防
检查蟹病是养蟹高质高效一项重要技术管理措施。管理人员应认真做好池塘消毒工作,观察河蟹发病及死蟹情况,及时检查,制定预防方法和治疗措施。对捞出的病蟹、死蟹不要乱丢、将病蟹和死蟹深埋和作无害化处理,这样避免暴雨天气,将病原体又冲进蟹塘中,造成病害的重复和交叉感染。在蟹病流行季节应做好池塘消毒、科学投喂、水质调控和药物防治工作,发现蟹病,及时治疗。
(6)、常做记录
塘口档案记载就是对养殖塘口的清塘、苗种放养、天气变化、水质状况、饲料及渔药使用、捕捞和销售等作详细记录并保存。建档的好处:一是不断总结生态养殖经验,提升养殖生产管理人员自身技术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;二是根据所记载的数据,能及时地调整饲养管理方法;三是增加水产品可追根溯源,为市场提供放心、绿色水产品。